• 首页
  •   >   规章制度
  •   >   校级文件
  •   >   正文
  • 规章制度

    河北水利电力学院 推动应用型本科教育内涵发展的指导意见

    发布日期:2023-11-09    浏览次数:

    河北水利电力学院

    推动应用型本科教育内涵发展的指导意见

    校字〔201928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全国和全省教育大会精神,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现就推进我校应用型本科教育内涵发展,制定如下指导意见。

    一、应用型本科教育内涵发展的形势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既是党和国家关于高等教育发展的大政方针,也是高校办学的基本要求,是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必然选择。

    2018年,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相继召开,《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新时代高教40相继发布,为高等教育内涵发展、质量提升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和任务。

    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颁发《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要求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必须明确应用型的类型定位,要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把办学定位转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等教育由规模扩张转向内涵发展的形势下,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面临着扩大招生规模和提升教学质量的双重压力,面临升本后从形式到内涵的转型,以质量提升的内涵发展成为我校新形势下的必然选择。

    二、应用型本科教育内涵发展的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等重大战略,主动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依托自身特色和区位优势,走特色发展之路,积极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为新时代全面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三、主要工作任务

    (一)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人才培养不仅要培养合格的建设者,更要培养可靠的接班人,必须德才兼备、德学双修。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加强思政课建设,大力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充分发挥思政课在立德树人过程中的关键课程作用。推进课程思政,充分发掘和运用各类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在每一门课程中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形成专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紧密结合、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切实发挥课堂教学作为人才培养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构建可持续发展师资队伍

    重视教师发展。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本质是提高办学质量,教师的发展是质量提升的基础。搭建教师发展平台,制定教师教学发展规划,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推动教师终身学习和专业自主发展,努力建成一支身心健康、结构合理、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具有协作创新精神的教学梯队。继续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提高教学技能,尽快站上讲台、站好讲台。继续实行本科课程主讲教师资格认定制度,严把教师上岗关。继续实行教师参加生产实践制度,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

    启动教学团队建设。3-5年内,在全校范围内建成团队结构稳定、教学效果好、教学研究与改革成果突出、具备良好的发展潜力和创新精神、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可以起到示范引领作用的校级优秀教学团队。

    (三)推进一流专业建设

    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加强专业布局顶层设计,及时调整与社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的、布点过多的专业,结合学校专业特色和区位优势,着力培育优势专业,打造特色专业,逐步形成以水利水电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土木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国际商务等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纽带,延伸专业为支撑,与区域经济匹配程度高、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结构布局。

    提高专业建设质量。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是组织和实施教学活动的纲领性文件。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制(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加大课程整合力度,删除过时课程,整合一般课程,强化核心课程,逐步完善课程体系。依据办学定位,结合学校实际,合理设定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细化和丰富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着力构建价值塑造、知识教育、能力培养、素质拓展为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

    启动校内一流专业建设。根据专业定位,凝练特色,发挥优势,推进专业综合改革,努力建成面向未来、适应需求、引领发展、理念先进、保障有力的校内一流专业。到2021年,争取立项建设5个左右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力争国家级一流专业立项建设。

    (四)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推动课堂教学革命。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知识传授与获取的方式、教和学的关系发生了革命性变化。新时代的教师应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从以为中心向以为中心转变,落实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第一责任人,有效引导学生刻苦读书,着力加强学风建设。以雨课堂等智慧教学工具为抓手,积极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改革传统教与学的形态,推广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以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模式等为着力点,推动课堂教学革命,推动形成互联网+高等教育新形态,淘汰水课,打造金课

    启动校内一流课程建设。充分利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依托学堂云等课程平台建设一批校内一流在线开放课程,努力建成省级、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推动优质课程资源建设与共享,鼓励教师多模式应用,鼓励学生多形式学习,充分发挥慕课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的积极作用,让课程教学改革的成果惠及广大师生。

    (五)加强实践教学建设

    加强实验室建设,统一规划实验教学资源,推进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深度融合,调动教师深度参与实验的积极性,提高实验教学效果。积极推进实验室开放,促进资源共享,提高实验设备利用率,发挥实验室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启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做好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的遴选、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的论证和入库等工作。构建实践教学管理平台,加强对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的全过程管理,实现实践教学的结果性管理、结果性评价向过程性管理、过程性评价转变,达到有效监控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六)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

    加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与管理,校企共同制定培养目标,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灵活性。通过学校和行业企业在设备、技术、人力方面的优势互补与资源共享,促进理论教学与生产实际有机结合,促进学生实践应用能力提升,促进学校科研成果转化, 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融为一体,搭建起专业和产业、产业和教学密切结合,共赢共享的校企合作实践育人平台。

    (七)加强创新创业实践

    积极推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以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为指导,结合专业教育实践,整合专业课程内容,挖掘各专业课程中蕴含的创新创业理念、方法与技术,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为抓手,构建创业孵化培育平台,加强创新创业实践。成立以大学生创业孵化园为主体的校级众创空间,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库,形成萌芽选拔挖掘孵化培育工作链条,推动创新创业大赛项目向创业基地转移,充分发挥互联网+大赛的引领推动作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创业意识。

    四、组织实施

    加强组织领导。学校要把应用型本科教育内涵发展、人才培养能力提升作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战略任务。各级领导要定期研究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各个部门、各二级学院和教学部要精心组织、积极谋划、多措并举,把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不断加强应用型本科教育内涵建设。

    明确责任,稳步推进。相关职能部门和教学单位,要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对照具体任务,明确目标要求,明确责任分工,明确重点内容,明确完成时限。加强监督指导,形成学校上下联动,部门协作配合的工作机制。加强信息共享,畅通信息反馈渠道,正确认识存在的困难和不足,持续改进,以争创一流的精神,稳步推进我校应用型本科教育内涵发展,不断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和质量。


    河北水利电力学院教务处版权所有    地址:河北省沧州市黄河西路49号

    邮编:061001   Email:hbsdxyjwc@126.com    电话: 0317-7587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