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充分展示广大教师课程教学改革与研究成果,交流教学经验,提升教学能力,经学校研究,决定举办教师说课比赛。
一、指导思想
说课,是教师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向同行或教学研究人员阐述课程的教学设计、特色建设、教学改革与创新等的活动。通过深入开展说课活动,旨在把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融入到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之中,引导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学能力,提升教学质量。
二、教师说课的要求
本次说课为整门课程的主题型说课:是以课程改革和建设及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重点、难点或热点问题为主题,教师在实践探索及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用说课的方式阐释课程定位、教学设计、教学组织、研究成果、特色创新等的活动。
1.课程的定位与目标
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地位、课程性质与作用、与前导后续课程的关系;明确课程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等,重点说明本课程在培养学生专业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方面所起的主要支撑作用或明显的促进作用。
2.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课程理念与思路,课程内容组织与选择,基于工作过程或能力导向的实践教学环节,与职业岗位技能需求的符合度(含职业标准、职业证书),课程教学活动设计,课程考核方案等。要求课程目标明确、设计思路清晰、教学过程完整,课程设计能统领教学全过程,做到教学实践与课程设计思路一致。
3.学生基础和智能特点分析
说明学习该课程需具备的基础知识、技能等,根据学生的智能基础和已有经验,分析学习中可能遇到的困难。说明针对学情和课程特点,既注重群体提高又关注个性发展,教师所采取的对策。
4.教学组织与实施效果
在阐述课程教学组织与实施的总原则与方法基础上,以课程改革和建设及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或热点问题为主题,在进行实际教学和研究的基础上,展示其教学组织与实施过程。教学组织与实施要体现课程设计的思路,是教学模式中“做中学”和“学中做”的具体体现。
5.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手段
结合说课主题,针对教学重点与难点、技能和知识的巩固训练等所采用的教学模式以及主要教学方法和手段。主要教学方法应简要介绍使用目的、实施过程和实施效果;介绍教学评价、考核方式方法的多元性等改革措施和效果。
6.特色与创新
要求说明在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中的突破及独创性成果,对同类课程建设具有的积极指导意义和实际借鉴作用等。可以包括教学团队在课程建设中的建设性意见、有创新性的思考或者有现实价值的实践探索。
三、比赛组织
1.系(部)初赛
(1)初赛由系(部)组织进行,原则上要求各任课教师都要参加说课活动。各系(部)在群众和教研室推荐的基础上确定人选,进行初赛。具体办法由系(部)自定。
(2)系(部)成立评审组,评委不得少于5人。评审组根据学校制定的说课比赛标准,于11月25日(第13周周五)前完成对本系(部)说课比赛的初赛。
(3)初赛结束后,系(部)要将说课安排表、教师说课稿、评委量分表、总结等归档备查。同时将参加学校说课比赛的教师名单报教务处。
2.学校评审
(1)学校成立由主管校长为组长的说课比赛评审组,负责比赛评审及相关工作。
(2)学校决赛分说课和答辩两个环节:参赛教师按照抽签排定的比赛顺序进行说课,时间不超过15分钟;评委提问、教师答辩时间不超过5分钟。
(3)学校决赛暂定于12月1日(第十四周周四)下午进行,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3.决赛名额分配及奖励
(1)名额分配:每系(部)及教务处各1名,共10名。
(2)比赛成绩评定分为一、二、三等奖。其中,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4名。学校对获奖教师将颁发荣誉证书并给予物质奖励。
四、几点说明
1.要求系(部)安排人员对广大教师进行说课学习培训:正确认识说课与备课、授课的关系,正确处理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如何突出课程特色,展示课改成果等。
2.学校将组织人员对系(部)初赛情况进行检查,对组织不认真、不按程序评选、走过场的系(部),取消其推荐参赛的资格并通报批评。有弄虚作假、徇私舞弊行为的,将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3.未按时上报参赛教师材料的系(部)将视为自动放弃。
教 务 处
2016年1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