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   专业与课程建设
  •   >   课程建设
  •   >   校级一流本科课程
  •   >   正文
  • 专业与课程建设

    河北水利电力学院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与管理办法(试行)

    发布日期:2023-11-10    浏览次数:

    河北水利电力学院

    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与管理办法(试行)

    校字〔202060

    为切实做好一流本科课程的建设与管理,不断提高课程建设质量,全面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根据《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98号)《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教高〔20153号)等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优质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共享,推进信息化环境下教学方式与方法的改革创新,深入挖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建设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一流本科课程,让课程优起来、教师强起来、学生忙起来、管理严起来、效果实起来,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撑,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二、总体目标

    贯彻整体规划、遴选准入、分批建设、同步应用的原则,树立课程建设新理念,推进课程改革创新,实施科学课程评价,严格课程管理,立起教授上课、消灭水课、取消清考等硬规矩,夯实基层教学组织,形成多类型、多样化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完善以质量为导向的课程建设激励机制。经过三年时间,立项建设30门左右校级一流本科课程。从校级一流课程中遴选省级一流课程立项建设,力争国家级一流课程立项建设。

    三、建设任务

    (一)转变观念,理念新起来。以新理念引领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确立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提升课程的高阶性,突出课程的创新性,增加课程的挑战度。推动课程思政的理念形成广泛共识,实现价值塑造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一体化推进,发挥课程育人功能。

    (二)目标导向,课程优起来。立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优化重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体现多学科思维融合、产业技术与学科理论融合、跨专业能力融合、多学科项目实践融合,建设一批支撑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一流课程。

    (三)提升能力,教师强起来。以培养培训为关键点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教师全员纳入基层教学组织,定期集体备课、研讨课程设计,强化教学研究,加强教学梯队建设,发挥好传帮带作用。实现新入职教师上岗培训全覆盖,推动教师培训常态化,实现教师职业培训、终身学习全覆盖。

    (四)改革方法,课堂活起来。强化课堂设计,解决好怎么讲好课的问题,杜绝单纯知识传递、忽视能力素质培养的现象。强化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解决好教与学模式创新的问题,杜绝信息技术应用的简单化、形式化。强化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解决好创新性、批判性思维培养的问题,杜绝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的现象。

    (五)科学评价,学生忙起来。以激发学习动力和专业志趣为着力点完善过程评价制度。加强对学生课堂内外、线上线下学习的评价,强化阅读量和阅读能力考查,提升课程学习的广度。丰富探究式、论文式、报告答辩式等作业评价方式,提升课程学习的深度。加强非标准化、综合性等评价,科学增负,让学生体验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学习挑战,增强学生刻苦读书的获得感和素质提高的成就感。

    (六)强化管理,制度严起来。以提高制度执行力为重点严格课程管理。严格落实教授为本科生授课制度。明确课程教学目标和要求,明确课程学习成果,严格课程质量评估,对课程学习成效和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定期评价。严格考试纪律,严把考试和毕业出口关,坚决取消清考

    四、申报条件

    申请立项课程须至少经过一个学期或一个教学周期的建设和完善,在以下方面具备实质性创新,有较大的借鉴和推广价值,并承诺入选后将持续改进。

    (一)教学理念先进。坚持立德树人,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致力于激发学生内在潜力和学习动力,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课程团队结构合理,改革意识强

    课程负责人政治素质良好,身体健康,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课程主讲教师一般控制在5人以内。在建课程团队负责人,不得作为新申请立项建设课程的主要负责人(前三名)。

    课程团队教学改革意识强,人员结构及任务分工合理。主讲教师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具有丰富教学经验、较高学术造诣,教学能力强,能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教学质量。有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发挥课程育人功能。

    (三)课程目标有效支撑培养目标达成。课程目标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注重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

    (四)课程教学设计科学合理。围绕目标达成、教学内容、组织实施和多元评价需求进行整体规划,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设计合理。

    (五)课程内容与时俱进。课程内容结构符合学生成长规律,依据学科前沿动态与社会发展需求动态更新知识体系,契合课程目标,教材选用符合教育部和学校教材选用规定,教学资源丰富多样,体现思想性、科学性与时代性。

    (六)教学组织与实施突出学生中心地位。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创新教与学模式,因材施教,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资源共享、知识生成,教学反馈及时,教学效果显著。

    (七)课程管理与评价科学且可测量。教师备课要求明确,学生学习管理严格。针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组织等采用多元化考核评价,过程可回溯,诊断改进积极有效。教学过程材料完整,可借鉴可监督。

    (八)鼓励教学单位联合建设,以实现跨学科、综合类课程项目的建设。对于彰显人才培养特色、应用型、实践类的课程,鼓励邀请校外专家参与立项建设。

    五、建设立项

    (一)教学单位组织申报。根据本单位课程建设规划,研讨拟定申报课程,组织填写《河北水利电力学院一流本科课程申报书》,并附相关佐证材料。佐证材料对应申报书中的顺序,独立装订成册。申报书和佐证材料经审核后报教务处。

    (二)教务处会同其他部门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主要审核申报课程是否符合申报条件,申报材料是否完整规范,课程相关信息是否真实等。

    (三)学校遴选。学校组织专家进行评审遴选,遴选结果公示无异议后立项建设。

    六、管理与验收

    (一)建设管理

    校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期为三年。

    教学单位负责审定一流课程建设规划,明确建设的总体思路、建设原则、目标任务、主要措施、进度安排、保障措施等具体内容,负责课程建设进度检查、年度建设考评、自查验收、经费支出等工作。

    一流课程建设实行归属教学单位领导下的课程建设负责人制。课程建设负责人负责课程建设的申报、建设任务的分解与落实、经费预算、建设进度检查、课程建设评估及日常管理等。一流课程建设负责人因故不能持续履行职责时,由所在教学单位提出变更意见后,报教务处审批备案。

    一流课程建设实行年度考评制。教学单位不定期召开课程建设推进会,集中展示和分享课程建设和改革成果,对照建设进度和任务,进行课程建设年度考核评估。不能按期完成年度建设任务的,加强建设整改和跟进。对不积极整改或不按年度完成建设任务的、课程团队成员出现师德师风问题的课程,将停止建设,学校不再给予经费支持。

    一流课程建设实行运行审查制。教学单位负责组织3人以上具有相应学科领域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组成审查小组,从课程建设的导向性、思想性、科学性、规范性、教师风采等方面对课程进行全面审查,填写《河北水利电力学院一流本科课程运行审批表》报教务处,教务处审核批准后方可公开运行。

    (二)学校验收

    建设期满,教学单位组织全面自查自评。对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项目申报书和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与评价标准进行全面自查,提交《河北水利电力学院一流本科课程建设评估报告》、《河北水利电力学院一流本科课程建设验收申请表》,梳理建设成果等佐证材料,报教务处申请验收。

    教务处审核一流课程建设验收材料,组织专家进行评估验收。验收合格,学校授予校级一流本科课程称号。验收不合格的,将延长建设期一年。延长建设期后,验收仍不合格的,将停止建设,团队成员不得在职称晋升、评奖评优等情况时使用该建设项目。

    七、建设保障

    (一)组织保障。教务处牵头负责一流课程建设的总体规划、统筹协调、督导验收,对课程的实际应用、教学效果和共建共享等进行监管、指导与评估。

    (二)经费保障。一流课程建设经费按课程类型设立,由教务处和财务处统一管理。

    校级线上一流课程,每门课程3万元;线下一流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社会实践一流课程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每门课程2万元。国家级或省级线上一流课程,每门课程5万元;线下一流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社会实践一流课程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每门课程3万元。经费原则上按建设年度拨付,第1年度拨付经费30%,第2年度拨付经费50%,第3年度拨付经费20%。学校可根据建设年度考评情况,对经费进行增减调整。

    (三)申报省级以上一流课程从校级一流课程建设项目中遴选。校级一流课程建设立项的项目,如同时入选国家级或省级一流课程建设项目,建设经费累计按国家级或省级一流课程拨付,按照国家级或省级一流课程立项建设和验收。

    八、其他

    河北水利电力学院一流课程的著作权属于学校、课程团队双方共有。课程负责人应保证教学资源知识产权清晰、明确,不侵犯第三方权益。


    河北水利电力学院教务处版权所有    地址:河北省沧州市黄河西路49号

    邮编:061001   Email:hbsdxyjwc@126.com    电话: 0317-7587073